
- 酒厂名称:Bunnahabhain/布纳哈本
- 酒厂地理位置:Islay
- 酒厂风格关键词:柑橘,海盐,干果,热带香料,檀香木,烟熏,雪莉
- 调和用途: Famous Grouse,Cutty Sark,Black Bottle, Scottish Leader
- 独立装瓶较多且表现优秀的年份:1968,1979,1987-1991
- 小宋偏好程度:★★★★☆
酒厂简介:
酒厂坐落在艾雷岛的东北角,建立于1881年,恰逢19世纪威士忌蒸馏热潮的中后期,这段时间兴建了很多新酒厂,设计产量每年90万升,旨在建立全苏格兰最大的酒厂之一,酒厂的建筑也是气势恢宏的城堡风格,不管怎么看都颇具维多利亚时代的“大手笔”特征。
与其他艾雷岛的威士忌酒厂不同的是,Bunnahabhain的主要产品线和泥煤风味关联很小。
这家酒厂的雪莉桶适配性很好,其主流产品线(12,18,25年)都使用了雪莉桶,而且随年份的增加,使用的雪莉桶特征更明显。其波本桶适应性也很强,当年份足够高时,表现出的“大水果”风格是当代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,有趣的是,波本桶的Bunnahabhain往往会有檀香木和烟熏的风格,实际上其烟熏风格可能是因为酒厂使用Jim Beam的橡木桶,Jim Beam的#4炭烤会给威士忌带来比较明显的烟熏味。
Bunnahabhain风格的连续性很强,百余年来很少发生商业收购或者工艺技术变更,不同时期的Bunnahabhain风味表达不同的因素其实只有两个,其一是雪莉桶桶源,Bunnahabhain与雪莉桶的适配性很高,老的Bunnahabhain其雪莉桶质量较高,而新的雪莉桶大多是洗桶;其二是是否使用泥煤以及新老泥煤风格的区别,然而对于这家酒厂而言,当下其产品更多是无泥煤的非雪莉桶版本。
酒厂历史线:
1881年:酒厂建立
(酒厂在建立时,其蒸馏器是全英国规模最大的,同时也是自动化最高的酒厂,所以尽管在19世纪末,经济萧条导致许多酒厂破产关停的情况下,Bunnahabhain尽管利润下滑过半,但是逃过了关停的命运)
1883年:开始生产
(开始生产后,酒厂一直销售其蒸馏出的new make给调和品牌和其他酒厂,并没有自己装瓶威士忌,值得一提的是,1916年苏格兰才颁布了威士忌最低陈年3年的法规,所以彼时还只能称之为烈酒产品)
1930年:因经济大萧条而关停
(大萧条在1929年到1933年间发源于美国,给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经济危机。是现代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,不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,也改变了社会关系,摧毁了执政政府,帮助纳粹党及法西斯上台,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)
1937年:重新生产
1940年:因二战而关停
1943年:重新生产
(重开后因为粮食供应不足而产量极低,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3年)
1963年 取消地板发麦,增加一组蒸馏器
(新添加了一组蒸馏器后,一共有两组蒸馏器,新增的蒸馏器与之前的几乎没有差别,除此之外,还配套增加了六个发酵槽,使得其产能翻倍到每年250万升)
1970年代初 开始装瓶常规12年单一麦芽产品
1982年 因经济大萧条而关停
1984年 重新开始蒸馏,但产量极低
1980年代末期 开始着重推广其12年的单一麦芽威士忌
(虽然酒厂足够大,但实际上在2000年以前,酒厂装瓶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产品屈指可数,我们想了解老装瓶只能到独立装瓶品牌寻找)
1999年 母公司被爱丁顿集团收购
1999年-2002年间歇式工作,只占产能的12%,约30万升。
2003年 爱丁顿集团将酒厂和酒厂稳定供应的调和品牌Black Bottle打包出售给CL Financial集团
2010年 取消非冷凝过滤
2013年 被转让给Distell集团
关于Bunnahabhain的泥煤:
从建厂到1960年代早期:酒厂一直都是生产泥煤威士忌并且大量使用泥煤生产。酒厂所使用的泥煤质量很高,并且因为风干处理做得充分,使得这些泥煤没有硫磺味。当时用于糖化和冷凝的用水取自于Loch Staoisha,与艾雷岛的大部分酒厂的水源一样,这些水流过泥煤,并因此呈浅棕色, 尽管这对酒厂泥煤风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。当时的泥煤含量约为35-40PPM,与Ardbeg,Laphroaig,Lagavulin相当,和现在的泥煤Bunnahabhain不同,老的泥煤Bunnahabhain更倾向于油脂感和烟熏风格的表达,同时具有那个年代老岛酒的特别“酚类香气”。
1962年到1990年:这段时间停止了蒸馏泥煤威士忌,因为要将大部分产能用于做Famous Grouse和Cutty Sark的基酒,麦芽中的泥煤含量骤减到2PPM,蒸馏后达到了大多数人无法感知到的0.5PPM。
1991年:酒厂回归泥煤风格,尝试复产了第一批泥煤威士忌,当然只是一个小批次,并非全年都是泥煤风格,彼时的new make是28PPM。但是再次蒸馏发生在1997年,new make的泥煤含量是38PPM。这些生产的泥煤威士忌大多被独立装瓶商购买,然而,从爱好者们的反馈来看,这批桶似乎质量良莠不齐。
规律性蒸馏的当下:目前泥煤含量已经提升到35-40PPM,酒厂每年会有两个月集中蒸馏泥煤威士忌,其他时间蒸馏无泥煤威士忌,在蒸馏泥煤威士忌时,第二次蒸馏对酒头和酒尾的切取与无泥煤的不同。尽管如此,泥煤威士忌依旧无法成为Bunnahabhain酒厂的主流产品。
新旧的不同:新的泥煤产品和老的泥煤产品虽然在泥煤含量上都是35-40PPM,但是风味上是大相径庭的。新的泥煤Bunnahabhain,更干,更轻盈,富有胡椒风格,而老的泥煤Bunnahabhain展现的是油脂感和穿透性,这与酒厂目前Washtill的装填率有关,它的容量是35400L,但是每次装填只装填到其47%的16625L,这会使酒液与蒸馏器发生更多的铜接触,从而导致风格上的更加轻盈。